一个支部一座堡垒,一名党员一面旗帜。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,浦东区委党校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将党员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齐心战“疫”的磅礴力量,构筑起联防联控的红色屏障。
我们深知,“关键时刻冲得上去,危难关头豁得出来,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!”我校全体党员干部披坚执锐、攻坚克难、尽锐出战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战斗在抗疫一线;“亮身份、见行动”,服务在抗疫一线,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,以“我是党员我先上”的实际行动让党旗在抗疫斗争一线高高飘扬,用“党员红”绘就疫情防控最亮底色!
越是艰险越向前,关键时刻显担当。4月13日中午,接到浦东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部署,要求浦东区委党校驻点指挥张江科学会堂方舱的管理和运行。
疫情紧急,刻不容缓,校领导迅速研判,第一时间召集薛春芳、倪祥飞、徐启磊三位经验丰富的党校干部发起成立方舱指挥部,进驻方舱开展工作。周夏、赵松、谢峰、王鲁亚4名教职工闻令而动、火速集结、逆行出征,奔赴方舱投入战斗。
第一时间建组织,确保开舱交答卷
4月份以来,浦东新区疫情保持高位运行。为及时阻断疫情,早日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,张江科学会堂方舱建设开启“加速度”,从设计、施工、验收、人员招募、防疫培训到正式开舱,仅用了3天时间。
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、条线多、责任大的情况,指挥部根据组织部统一部署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,按照工作板块下设党支部,党员力量快速凝聚起来。前线指挥室里,薛春芳、倪祥飞、徐启磊三位党员组织骨干力量,每天三班倒,冲锋在前,成为方舱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。
开舱前晚,上海气温骤降,大雨倾盆,指挥部马上组织开展检查,发现舱内有多个床位被褥受潮。此时已至深夜,在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感召下,全体工作人员连夜抢修,从深夜一直忙碌到清晨,确保了次日的开舱运行。
一组数据体现了方舱工作的高强度、高效率,也是张江科学会堂方舱交出的答卷。开舱当日,在运营团队和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,顺利收治560名患者入舱,开舱后24小时内实现了1084张床位的满员运行。短短一周内,共入舱1948人,出舱947人。医护人员累计核酸采样3282次,运营团队发放和更换床铺2895套、口罩10680个,为患者提供餐食达24200份,每日每餐发放餐食平均超过1000份。
凝心聚力一股绳,高效运转敢担当
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,方舱的顺利运行需要多个工作团队的全力配合和密切协作。为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方舱医院的运作规律,在开舱之前,党校干部率领指挥部全体成员深入现场细致检查场内建设情况,制定完善患者入住方案。
一场现场交底会成为打通各个环节的有效方式,会同运营、医护、公安、消防、重大办等5个条线,指挥部依次听取各团队负责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和整改要求,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防疫任务,从讲政治的高度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做好方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在短时间内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共识,在疫情防控形势最危险的时刻,号召各团队服从指挥、团结协作、迎难而上。
为了顺畅地开展工作,指挥部分条线建立了6个微信工作群,定期举行工作例会,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倾听、回复和解决。与此同时,一封封告知书、倡议书,在方舱中稳人心,聚合力,打通了各条线和患者之间的思想关卡,极大地提高了方舱运转的质量和效率。
协同作战是打赢疫情攻坚战的关键一招。方舱作为病患的集中收治点,也容易产生各类矛盾和问题,为此临时党总支多次商讨优化联动协同机制,明晰公安、消防、医护、运营团队功能定位和职责边界,在火灾警情、治安警情、医疗保障、收治工作、解离工作、舆情处置、应急处置等七个方面做出具体流程安排,使各方力量同向发力,形成了高效运转的协同作战模式。
配餐是方舱的重点工作,也是一项综合性难题。从预订、制作、运输、卸货到发放,每天近3000份的数量考验着各个环节的有序性和准确性。统计环节,指挥部安排专人一日三次整理汇总用餐人数,精准计算,动态平衡;运输和卸货环节,指挥部制定单向运输路线,并及时关注运送情况,防止司机因路线不熟误入封控区;发放环节,保洁、医疗以及志愿者等团队相互配合,划片包干。如此环环相扣,精细化管理,确保了每顿餐食准时有序地送到患者手中。
党员扫码亮身份,志愿团队强助攻
党旗飘扬处,就是集结点!党组织的动员能力与组织优势也在方舱中得以展现。
面对疫情,张江科学会堂方舱临时党总支竖起鲜红的党旗,在方舱内外醒目处,一份亮眼的倡议书——《让党旗在战“疫”前沿高高飘扬》,一下子引来25名党员通过二维码扫码报到,成立了“病区党小组”,他们中虽然有的也是病人,但每名党员都满怀热情地佩戴党徽,亮身份,见行动。在指挥部的领导下,在党员的带头下,舱内很快组建起了一支5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,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。
党员带动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核酸采集、信息统计、物资发放、清理垃圾等相关疫情防控日常工作。党员小柔是第一批主动报名的志愿者,病症较轻的她是方舱中“最活跃”的病人,在微信群里响应医护人员的安排;主动将自己的感冒药送给更需要的病患;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扫码登记……短短几天,她就成了志愿者微信群里最常被@的人,也是出舱时最让大家舍不得的人。
健全的党组织带来无穷活力,方舱内的志愿者没有随着人员的解离而流失,反而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团结,按照舱内片区分布形成了“网格化”工作制度,大幅减轻了医护人员及舱内工勤人员的压力,助力病区工作进入积极健康的正向循环。
同时,方舱内提供人性化服务,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。为上网课的小患者专门配置学习电脑,开辟静心学习空间;开设图书角,丰富患者的隔离生活;将带着孩子的家庭安排到活动空间较大的地方,方便家长照顾孩子……
为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,党支部为志愿者配发红色志愿者标志。鲜艳的“志愿红”成为了方舱内一道亮眼的风景线,与舱内“暖心白”交相辉映,传递着大爱,温暖着人心。解离后,每位志愿者在出舱时都会获得一封温馨的感谢信,为在方舱内的抗疫工作经历留下一份难忘的记忆。
一名党员一面旗,抗“疫”无悔显本色
每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,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浦东区委党校的党员干部们在张江科学会堂方舱奋战中,不但在指挥部承担繁重的管理指挥协调职能,并且身体力行地负担起具体工作,用自己的汗水与心血,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。
薛春芳是方舱点位长,受命担任这个重责在肩的岗位,他临危不惧,从开舱前,就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个划区,每个点位的情况都烂熟于心,每天用脚步丈量着方舱的每一处,发现需求、解决隐患、提供服务。
老党员倪祥飞,患有腰疾不能负重,却不甘人后,一辆小推车是他专属的随身工具,忙碌地为他人搬运物品而从不叫累。
党员徐启磊肩负着最重的收治和转运任务,千余人的方舱,每天数百人进出,他需要紧盯着每个环节不出纰漏,每天不停地穿梭在方舱现场和指挥室,调度着各部门协同作战,常常忙碌到凌晨才得以休息。
为保障解离转运工作顺利开展,党员周夏与队友团结协作,主动与医护、安保对接,及时准确掌握动态数据,并不断优化信息抓取方式,为方舱转运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。
党员赵松和谢峰每天默默承担着大量的保障协调工作,陆续为指挥部和医护人员筹集近10箱防护物资和日常用品,在需要的地方随叫随到,没有一句怨言……
新闻专业出身的年轻教师王鲁亚,化身“方舱战地记者”,承担了指挥部主要的文字工作,用手机镜头记录下战友们在抗疫一线挥洒汗水的感人瞬间。
像这样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在方舱数不胜数,不断上演。凡人微光,星火成炬。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星星点点,点燃了党建引领“红色引擎”,燎原起抗“疫”必胜之火,照亮了党建引领这面红色大旗,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坚实有力、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,激励着共产党员勇毅前行!